《石壕吏》老翁逃走是不爱国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7:04:27

这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来说!如果你站在狭义的统治者来说,这就是不爱国的表现,首先中国人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况老夫乎?
但在广大的劳动者身上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因为这篇文章就是在批判古代社会的徭役,劳役等过于繁重,人民无法承担!试想下,服兵役应该找精壮的年轻人,可是他们竟然连老头都不放过,底层的老百姓已经无法到了生活了,可是上面却无动于衷!

唐代的法律规定:“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旧唐书·食货志上》)。老翁早已超过服兵役的年龄,但仍然要被“抓丁”.而且他们的三个儿子都在为役,还有一个孙,这不关爱国不爱国的事.

爱国和维护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的专权统治是两回事,虽然有时候二者的表现形式看似一致.在封建社会,着这些统治者口中所谓的 叛军 其实在另一些看来又是什么正义之师.面对内战,本来就不能也不必提升到什么爱国的层面. 要百姓拼死生命 去延续一个腐朽王朝的没落统治,凭什么? 百姓能逃跑当然要逃跑,毕竟 这不是为国家而战 之是为了几个上层贵族的利益而已. 想想 如果是 像 宋代那样 真正遭受侵略(其实也是华夏内战,不过当时宋人,金人都不会这么认为罢了) 那岳飞就会听声而出的~~!

爱国主义是道德的一种表现,但是道德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连生存都没有得到保证,温饱都无从着落,妄谈什么礼义廉耻不是很可笑吗?更不要谈什么爱过不爱国了。

战乱时节,家里的壮丁都被拉去充军,唯一的男丁如果也去充军,按当时也是现在的想法,家里不就绝后了吗。
无关爱国不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