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语音协会中国分会工作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51:33

简称IPA。语音工作者的一个国际组织。会址伦敦。其宗旨是促进语音学研究,并把其成果用于语言教学及文字制订或改革,鼓励研究罕用语言的现代读音,并改进标音法。
  协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6年初。当时法国语音学家P.帕西和本国一批英语教师组织了一个“语音教师协会”,出版会刊《语音教师》。帕西任协会主席和会刊主编。同年 6月后丹麦的O.叶斯泊森、德国的W.费尧特、英国的 H.斯维特和瑞典的 J.A.龙德尔等学者相继入会,协会很快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组织。
  1888年 1月协会成立了第一届国际理事会,其中有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挪威、瑞典、丹麦、冰岛、芬兰、美国和加拿大的代表。同年 8月,经过两年磋商和研究,制订出第一个国际音标方案并在会刊上发表了。
  1889年,协会决定改名为"当代语言教师语音协会",以法语为会内正式语言,会刊亦以法语命名(Le Ma?trePhonétique)。1897年协会再次易名为“国际语音协会”(L'Association Phonétique Internationale,简称API)。英语名称为Tt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国际语音协会的一大功绩是创制和提倡使用国际音标。这套音标几十年来经过多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79年),不但广泛应用于语音学专著,而且也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语言课本和词典。费尧特(1888~1917年任主席)、帕西( 1927~ 1940年任主席)、D.琼斯(1950~1967年任主席)等人都曾经在国际语音协会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近年来实验语音学迅猛发展,国际语音协会因之作了重大改革。从1971年起,会刊名称改为《国际语音协会学报》(半年刊),并放弃了过去用国际音标刊登文章的传统,改用英文刊登。80年代,协会的领导机构改为秘书处,不设主席。全体大会 4年召开一次。
  国际语音协会现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共800 多人,其中美国人和英国人占多数。

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