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什么没有哪一个国家大举入侵中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33:46
就连日本也是选择了在30年代侵华,其他好像没有外国大举侵华的历史了。
那时的中国很弱,为什么还能维持外敌不敢大举入侵的本事呢?而蒋介石领导时的中国比慈禧太后领导的大清帝国还差吗?
蒋介石不如慈禧太后吗?
其实是因为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使列强们认识到中国人民尚有无限生机,无论欧美各国都无法统治中国人口之四分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都完成了对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征服,可见,他们仍在用武力征服。
离一战也有14年的时间,他们瓜分完了世界才争斗的。不是因为备战而放松征服中国。

第一 因为当时中国还存在一个完整的有秩序的能够被中国人民和外国政权承认的能够动员当时民众力量进行反击外来侵略的政权 不论当时的满清政府或是民国都做到了在一点 当一个地区一个有一个政权的存在就不会存在势力的真空 而往往由于势力真空的存在才会导致外来侵略
第二 当时的中国虽然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一盘散沙但由于中国疆域庞大 地形复杂 资源丰富 民族众多 人口数量又是世界第一 这都使中国的国情异常复杂 所以要想一口吞掉中国是不可能的 当时的任何一个国家也没由于能力来全面入侵中国
第三 当时的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独霸世界超级大国 即使英国也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 它也到处打败仗 由于当时世界上各种力量此消彼长 所以各国在中国的策略就是利益均衡所就决以不允许一国独占中国 这在中日甲午战争的后三国的三国干涉还辽中得以体现
第四 二十世纪初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西方列强无暇东顾对忙着在自己家灭火和围堵布尔什维克

其实是因为欧美列强的入侵方式改变了

欧美列强在资本主义早期的扩张方式是楼主所说的大举入侵,在海外开疆拓土掠夺资源.但随着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的逐渐成熟,列强们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方法:在海外进行占领非常容易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情绪,进而引发难以控制的群众骚动.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的印度兵变,由于英国人的子弹用牛油涂抹,而牛在印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就这么一个小小事件引发了持续相当久,影响英国本土相当大的印度籍士兵哗变.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类似.

故而列强改变了入侵方式,采取控制该国的方法.即扶植一个百依百顺的傀儡政府,争取各种贸易最惠条约,以实现本国产品的大规模倾销.通过资本,而不是军队来控制未开化国家,这样即不会触及当地人民的反抗情绪,也使自己有既得利益.劳师远征大举入侵,费钱费时还不见得有效,自然这种方法也就被淘汰了.

举个日本的例子.在美国佩里黑船叩关后日本被迫开国,此时大量来自英国的纺织品进入日本境内,由于外来纺织品价格低廉因此被纷纷抢购.导致京都原来著名的纺织品作坊西镇被迫停产.而日本国内的白银通过列强倾销货物大量流往国外,进而引发白银产量下降,流通的白银成色不足政府被迫大量铸造劣质铜钱,进而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