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抗战”是否太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不重视歼灭日军有生力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47:51

非也非也
“守土抗战”的典型代表时晋系军阀阎锡山,他旗下大将多是山西人,带的也是山西子弟兵,出于对故乡一份无法割舍的情义,才会扯起守土抗战这面大旗
而且晋军长于守城而短于野战,实力的确不如日军,傅作义之类的名将也是守城将军,所以才会启用守土抗战这种策略
再说,日军作为侵略部队,攻城伤亡较大,而且补给困难,而我方本土作战,有老百姓支持,往往伤敌一千,我损八百,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损伤地方的有生力量,当然自身力量的损耗也不小
最后,如果没有国军的“守土抗战”,不可能有共军的敌后游击

以当时中国军队的力量根本无法歼灭日军有生力量,无论是台儿庄还是万家岭,数倍于日军的中国军队都无法全歼一支被包围的日军。因此,中国军队只能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利用地形和城市与日军周旋直到时局变化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