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子活度,它与PH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15:10:59

任何一个给定电极都含有一定浓度的自由电子, 在一定温度下电子供出的倾向受电极双电层堆集电荷的强烈影响. 即电极供出电子的能力不但由电极上自由电子的浓度决定, 而且受制于电子的有效程度. 而后者与电极上堆集的电荷有很大关系. 综合考虑以上两因素, 定义电极上电子有效浓度为电子活度, 记作E , 其负对数记作pE . 电子活度越大或pE 越小, 电子供出电子的倾向越大. 在电化学研究中, 通常用电极电位表示电极供出或接受电子的倾向, 显然, 电子活度的概念比电极电位有更具体明确的热力学意义. 当给出电子活度E 和电子活度的负对数pE 明确的热力学意义之后, 就可以明确地表示不同电对在反应条件下供出或接受电子能力的相对大小, 这样便于记忆和使用 .
在一定温度下,pE 与电极电位成直线关系, pE越大, 电子活度越小,电极的氧化能力或接受电子的能力越强, 供出电子能力越弱; pE越小, 电子活度越大, 电极还原能力或供出电子的能力越强, 接受电子的能力越弱. pE与电子活度的关系同pH与H+活度的关系相似.
pH是拉丁语“Pondus hydrogenii”一词的缩写(Pondus=压强、压力,Hydrogenium=氢),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值越趋向于0表示溶液酸性越强,反之,越趋向于14表示溶液碱性越强,pH=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