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被誉为“打工诗人”刘洪希《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撰写一篇短评(700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30:04
附诗下:(最好给出写这种文章的方法或步骤,谢谢)

一只青蛙
身上流的是乡村的血
灵魂却在城市里
戴着镣铐起舞
水泥地楼宇森林城市
站起在土地的沦陷之上
站起在一只青蛙痛苦的怀念之上
那微波荡漾的水呢
那草地稻谷和梦中的家园呢
从乡村到城市
如果注定这是一次艰难的过程
一只青蛙
千万只青蛙
情愿奉献一切
让热爱者的欢笑
建立在自己的血肉之上
八月的黄昏
我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
看见一只青蛙无家可归?

1、它表现了社会转型时期打工者的真实状况。虽如此,他们仍顽强地生活着,如同“一只青蛙/身上流的是乡村的血/灵魂却在城市里/戴着镣铐跳舞”。2、刘洪希:《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道出了广大农民工两栖化生存的无奈选择。他们虽在城市工作,但生活和根子仍在家乡、农村。“青蛙”在城市里跳跃,“怀念着”“梦中的家园”。 的确如此,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城市中,在... 3、《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在冷静的抒情背后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悲凉,对打工者命运的无助与无告以及命运的不可知。4、戴着镣铐跳舞--打工诗人的诗歌 如刘洪希在《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中控诉道: 一只青蛙 身上流的是乡村的血 灵魂却在城市里 戴着镣铐跳舞 镣铐是什么? 就是那些“暂住证”, “收容”, 以及限制与歧视的政策与作为弱势群体“话语权”的被剥夺。

例文:

刘洪希似乎一下子揪住了自己根性中最为疼痛的部分。这样的打工体悟,是从骨子里流出来的,是平实的或隐喻的,是写了打工者、打工者的情感与意识,包括打工生活带给人的焦虑、孤独和对意志的考验。这种打工感受,是真实的,细微的,也是富有诗意的。打工者生活在城市的底层,是城市最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之于城市,正如青蛙是鱼中的异类。虽然这个城市的体温和气味与他们的身体紧密相连,然而,城市并不最终接纳他们。城市只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引诱着大家豪情万丈纵身一跃,却落得遍体鳞伤乃至粉身碎骨。他们找不到自己赖以生活的阳光、土壤与水分,等待他们的命运不是被“吃掉”,就是变成都市里的浮云、落叶和垃圾。他们匍匐在都市的各个角落,经历着为人所不齿的生活。他们的生命是那么的渺小、卑贱、无足轻重,他们也许根本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无家可归。打工诗人身上有种隐蔽的理想和一般“青蛙”没有的气质,然而城市席卷一切的力量把他们吞噬得也很彻底。这种外形与真实、本质与身分、表像与内里之间的深渊,在刘洪希这里被验证为一首诗。《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在冷静的抒情背后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悲凉,对打工者命运的无助与无告以及命运的不可知,通过“青蛙”的喻体表达了打工者冷峻的情感与无奈。除了面对自身的局限之外,城市对于他们的冷漠和轻蔑是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的。繁华的都市成了他们的栖息地,而这一切却又与他们无关。不管在现实中还是在精神上,城市只是他们的一处驿站,对于他们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