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五谷不分 **不读兵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11:50
你知道怎么说的谢谢啊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穿过丛林时掉队了。这个学生就是孔子很喜欢的子路。子路正在着急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农在田地里作农活,于是他走上前问到:“子见夫子乎?”意思是说: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农看了一眼子路,没好气的回答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老农的意思是说:既不劳动,又不知道生产知识,哪里配称什么老师!

子路觉得自己说话太冒失,没有礼貌,所以就很恭敬的站在一边,半天也没有说话。老农看子路还是知书明理的人,就邀请子路到他家里过夜,晚上还盛情的招待了子路。

第二天早上,子路赶上了孔子一行人,就把昨天的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一定是一个有修养的隐士。”孔子想和他谈谈,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当他们去的时候,那位老农和他的家人已经不在了。

孔子不辨五谷,武穆不读兵书

世上真正厉害一等一的高手,显然不是跟随之人,而是创造之人。

孔子不辨五谷,武穆不读兵书

“六月霜飞雁”的结论好强。。。。

谢谢binhai028 。。长见识了。。~~

这句话在《论语》和《史记》里是有记载的。
这句话的意思应这样理解较妥:孔子说:“君子不器”,“器”是形而下之者,与此相对的是“道”,即形而上之者,所以,孔子志在“道”而不是“器”。而种地的技巧和战争的策略都是属于“器”的范畴,孔子志不在此。

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