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绿牡丹的资料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45:06
不是茶哦,是一种花,我家有养的,别人说叫绿牡丹,就是不开花,但叶子一瓣一瓣,长成了牡丹型,很漂亮呢

绿牡丹:一种制作工艺独特,造型新颖的花型名茶,冲泡后形如一朵盛开的绿牡丹花,既有宜人的饮用价值,又有动人的观赏价值。产于歙县大谷运乡的上黄音坑、岱岭龙潭、仙人石一带,海拔千米左右。这里山高林密,峰峦层叠,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黄山绿牡丹茶采制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做到“三定”“六不采”:即定高山名?,定不施化肥、农药,定滴水香优良品种。病虫为害和受伤芽叶不采,对夹叶和鱼叶不采,露水叶不采,紫色叶不采,瘦弱叶芽不采,不合标准的芽叶不采。采回后,当天制作。黄山绿牡丹茶的质量标准,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花瓣、花蒂排列均匀整齐,圆而扁平、白毫显露,峰苗完整,花瓣直径约5.5公分,花蒂直径约1.2公分,每朵重量3.2--3.5克。其特征是色绿、显毫、香高、汤清、味甜、形美。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
我想关于牡丹的故事最有名莫过于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了,牡丹仙子在强权面前的刚正不屈不由得人不赞叹。在听说这个故事前,我对于牡丹一直有一种偏见,认为她长的太过于艳丽,以色侍人总让觉得过于轻浮。然而美貌于她并不是一种错误,“天生丽质难自弃”关键在于自己怎样对待自己的优点。宠而不骄,我想这才是牡丹之所以为国花的原因吧。只有她才有着能够担当一国之花的仪态与风姿。
牡丹文化的起源可以从《诗经》中的词句“赠之于芍药。”算起,这里的芍药指的不单是芍药,亦指牡丹。因为牡丹初无名,最初统称“芍药”。最早的牡丹专著是北宋时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而诗词中让人们广为流传的则莫过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在民歌中也有不少赞美牡丹的歌词,我这里就不一一重复了。
牡丹花容端妍,花色绚丽,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而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
(一)较浓重的生物学特点
(二)较浓重的药物学特点
(三)较浓重的园艺学特点
(四)较浓重的美学特点
(五)较浓重的文学特点
(六)较浓重的乡土气息
(七)浓重的富贵之感
(八)浓重的人生回味
(九)浓重的生活恿气
(十)浓重的旅游氛围等特点。
园林中关于牡丹的设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