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知识人是什么意思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22:45:42

什么叫做边缘知识人呢?萧教授认为他们是“一批不吃“皇粮”的自由职业者和边缘文化人”, 而且还具要具有人文倾向和社会关怀。也就是说他们处于大学和研究所体制外。其实我一向认为人文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其一是大学研究所;其二是媒体,也就是报业和出版业,现在又增加了第四媒体的网络行业;其三是自由职业者比如自由撰稿人职业作家画家等等。再加上一些散处各个行业的具有人文社科知识和社会关怀的人。萧的定义得并不清楚。严格意义上讲,就媒体而言,除了党报外,都可以认为是体制外了。大学在欧美就可以认为是体制外,却不是边缘知识人,在中国则可称为半体制(政府和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严格意义上的体制内),你可以向中心靠拢也可以取边缘姿态。

那么边缘知识人是如何形成的呢?萧认为“有的人大学毕业,分配在某些环境不如人意的地区而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有些人高考或研究生考试落榜,又不甘回到内省闭塞的环境中去,因而来到大都市的民间社会谋求发展事业”,“有的是默默无闻的个体户画家;有的具有文字才能,他们写文学作品、策划组织出版或从事文化活动;也有的从事社会学与政治学研究。其中还有的家境富裕,有足够经济来源支持,他们常常在各大城市游学,旁听著名大学的学者讲课,成为编外学生,思考着中国的大问题,如当年毛泽东之在北京大学旁听一样。”这里萧又犯了错误,在当前社会,没上大学受过教育的已很少有能被称得上知识人的了,应该说边缘知识人基本都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人。至于一些考试落榜者,他们倒是到沿海到大城市发展,但未必称得上知识人。

那么这些边缘知识人有什么特征呢?萧说他们“经济窘迫,怀才不遇,内心充满个人命运的挫折感。例如,他们中有的人在窘困之中不得已给名人投书,希望得到支持与帮助,却往往得不到回应;他们内心自尊心很强,然而在社会上却恰恰被人看不起,甚至受到地方上一些不法分子的欺侮,内心往往有一种不平之气;与一般隶属于单位的知识分子相比,他们对社会的评价更为消极;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与事业挫折感的双重冲击下,有些人会出现人格的扭曲。由于他们多少有理论知识,见多识广,又往往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敏感,另一方面,对于复杂的问题由于缺乏知识积累,在思考过程中并没有想通,于是,激进的民粹主义、极端的民族主义式的社会动员的意识形态就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吸引力。因为这些意识形态话语可以使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的宣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