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敧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8:58:28
什么意思?

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

翻译:
落花弱小,勉强戴头巾,终比不上,一朵鲜花,在钗头轻微颤动,向人倾斜摇晃。

残英:落花
强:勉强
簪:戴,插
巾帻:头巾
颤袅:轻微颤动
欹侧:歪倒,倾斜

《六丑·蔷薇谢后作》 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钗钿坠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

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

静绕珍从底,成叹息。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qī)侧。

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注释]

1.试酒:宋代风俗,农历三月开或四月初偿新酒。见《武林旧事》等书。

2.过翼:飞。

3.珍丛:花丛。

4.巾帻:头巾。

5.恐断红、尚相思字:唐卢渥到长安应试,拾得沟漂出的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娶遣放宫女为妻,恰好是题诗者。见范《云溪友议》本句用红叶比落花。

[评析]

词人托落花以抒发伤春惜花之情,兼写身世之感。上片写春归花落,一去无迹,感叹滞留他乡的漂泊之情,下片叙东园悼花,怜香惜玉,暗写自己的身世之痛。开头三句,连用“岑寂”、“静”二个词语写出自然环境的凄凉和词人主体心境之凄凉的交织。“长条故惹行客“一句如神来之笔,契合物性,蔷薇藤蔓上有小刺,可挂住人的衣服,故可视为实写,但“故惹”与“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则是赋花以人的情感了,表现词人的惜花之情。立意新颖别致。“残英小”以下又分两层意思。一层是以一朵残花插在头上表示喜爱倾慕之情,一层是痛惜随水飘流的落红。并引用红叶题诗之典,委婉表现对意中美人的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