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是干什么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3:30:52
音乐会上的演奏者也没人看指挥的呀?

指挥的作用,就像电影的导演,电影的导演掌握着他要拍摄的电影的效果、风格,电影所以表现的东西都在导演心里。

指挥也是一样的,一部音乐作品的效果、风格,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掌握在指挥的手里。也许你会问,有乐谱在,大家看谱子就行了,要指挥做什么?那我也会问,电影有剧本,大家照着本演就行了,要导演干什么?

一样的道理,艺术作品不是数学公式,写在纸上的,永远不是全部,它需要人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射雕》《天龙八部》等等,书都是同一部,可是拍出来的电视剧各个版本都不一样,风格不同主要取决于导演。

音乐也是,谱子都是一样的,但强弱、快慢等等表达上的差别谱子上写得并不那么完全,指挥有权利根据他的想法和理解来表现。如果有兴趣,你可以仔细听听,同一部作品,不同指挥的录音,肯定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都是不同的。这根源于音乐作品的抽象性,剧本小说再怎样也是有情节的,音乐连故事都没有,纯粹是一种情绪,那么这种情绪如何表达,表达成什么样,谱子上就没有了,这就全看指挥了。

形象地说,指挥是一个乐队的灵魂人物,他是音乐作品表达的决策者。乐队是指挥的一面镜子,指挥在台上总是背对观众的,他的想法,要通过乐队这面镜子照给观众。

或者,另一种不太完全的说法是,指挥就是在做那些谱子上没写的工作。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指挥绝对不是好像伴舞一样的动动手那么简单,音乐都在他手上。

指挥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大多数情况下,指挥的工夫花在台下,一首音乐作品在台上只演几分钟,几十分钟,在台下要花费几天,几个月的时间去排练,排练的过程就是指挥向乐队传达他对作品的理解的过程,是乐队按照指挥的理解来演习的过程。能过细致、反复的排练,指挥的想法被乐队理解并实现,才能上台表演。

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指挥在台上就是没有用的。指挥在台上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提示演奏员。一部作品常常规模庞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谱的同时记住所有排练时要求的所有细节,这时,指挥在台上的手势会起到提示作用。二、决定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比如,演奏员记得某处指挥要求渐慢或渐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从哪里开始慢,到哪里回到原来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