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贝壳上的纹理能作为判断年龄的依据吗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51:13
网上说跟年轮差不多,可我们老师说不一定能做为年龄的依据

软体动物壳上的纹理不能作为判别年龄的依据。
因为软体动物可以自己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是生长还是停止生长。而每一个生长期有多久?每一个生长停滞期有多久?这些既取决于贝壳本身的体质,亦取决于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所以个体差异、品种差异、地区差异都非常大。因此绝不能简单的说:贝壳上的一条纹理就是代表1年!(假设一个生活在北极的贻贝可能一年只产生一个文理,那么生活在温带水域的贻贝可能一年会产生2、3条纹理)
而且据我所知,很多贝类在成长到一定尺寸之后就不再成长,此后不管它活多久,只有壳的厚度会增加,尺寸不会再变化。
所以用纹理去判断贝壳的年龄根本不会准确。

可以

蛤类动物"明"最长寿动物
作者:新华社专稿 来源:
--------------------------------------------------------------------------------

英科学家最新研究称,一种名为“明”的蛤类动物经鉴定被确认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
明生长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岛海底,其贝壳上的纹理显示,它现在的年龄已达405岁,科学家将继续研究,以揭开它的长生之道。

明是一种圆蛤类软体动物,因为其生长初期正好处于中国明代而得名。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科学家在冰岛海底捕捞3000多个空贝壳和34个存活的明,它的长度约为8.6厘米。

明贝壳上的纹理是人们断定其确切年龄的依据,也是纪录环境变化的活标本。明身上的贝壳共有405条纹理,由此断定,明已存活405年,这比此前发现最长寿的动物还年长31岁。

据科学家介绍,因为明贝壳上每条纹理的厚度取决于当时所处的环境,因此,人们可以以此为据,了解当时海底的生态环境以及气候变化。明可能一直处在安静而安全的生长环境中,使自己长时间存活。也因为这种“无聊”生活,明的繁殖能力可能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