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的“馒”原意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7:44:14
看济公电视上,以前馒头好像也叫馒首,所以我猜测馒一定有自己的意义。

你好!

馒头演变到现在确实很复杂的。

一: 馒头简介:

馒头是中国的传统面食,以面粉和水发酵后蒸制而成,一般圆形,大小从直径4厘米左右到直径15厘米左右均有。中国北方传统上以馒头或面条作为主食。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人便以开始将发酵后的面团蒸制食用,称之为酏食,由于当时磨尚未出现,因此并不流行。汉朝时,由于磨已广泛应用,蒸制的面食也随之流行于全国各地,当时统称为“饼”。

二: 馒头的“馒”字的演变过程:

据晋人笔记记载,馒头一词出自三国蜀汉诸葛亮之手。当时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以讨孟获。根据当地的习俗,大军渡江之前必须以人头祭祀河神。诸葛亮遂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头投入江中。诸葛将其命名为“瞒头”,即欺瞒河神之假头之意。(一说命名为“蛮头”,蛮人之头之意)。

晋以后,有一段时间,古人把馒头也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集韵》:“馒头,饼也。”《正字通》:“〔焙换成饣〕〔愉换成饣〕,起面也,发酵使面轻高浮起,炊之为饼。贾公彦以酏食(酏:酒;以酒发酵)为起胶饼,胶即酵也。涪翁说,起胶饼即今之炊饼也。”“韦巨源《食单》有婆罗门轻高面,今俗笼蒸馒头发酵浮起者是也。”

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有称作“玉柱”、“灌浆”的。《汇苑详注》:“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南唐时,又有“字母馒头”。唐人徐坚《初学记》把馒头写作“曼头”,《梦粱录》中,又作“馒〔设换成饣〕”。

至此,馒头的“馒”字一直沿用至今!

三: 馒头食品在我国各地目前仍然比较混论:

馒头的称谓到今天为止仍然很混乱。

比如,北方之对于没有馅料的,有叫做“馍”、“卷子”,也有叫作“包子”的。

南方对于有焰料的,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

现时不管什么样的有馅的无馅的馒头,其实都距诸葛亮当初创制的馒头相去过远。馒头的馒字,最早作“〔曼字的又换成方〕”。卢湛《祭法》:“春祠用〔曼字的又换成方〕头。”荀氏《四时列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