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小反刍兽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04:21

一、概述
小反刍兽疫(PPR)是小反刍兽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感染动物的临床症状类似于牛瘟,必须须与其作鉴别诊断。PPR病毒感染绵羊和山羊可引起临床症状,而感染牛则不产生临床症状。该病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目前,未见人感染该病毒的报道。
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4~6天,最长可达21天。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高热达41℃以上,并可持续3~5天;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口鼻腔分泌物逐步变成黏液脓性,如果病畜不死,这种症状可持续14天。发热开始4天内,齿龈充血,进一步发展到口腔黏膜弥漫性溃疡和大量流涎。这种病变可能转变成坏死。在疾病后期,常出现血样腹泻。肺炎、咳嗽、胸部啰音以及腹式呼吸等。本病发病率可达100%,严重暴发期死 亡率为100%,中等暴发致死率不超过50%。根据这些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但在牛瘟流行区,还要通过实验室进行确诊。
三、病理变化
尸体剖检,该病与牛瘟相似,糜烂性损伤从嘴延伸到瘤、网胃交接处。在大肠内,盲肠、结肠结合处出现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脏出现坏死病变和肺尖肺炎病变。
四、实验室诊断
样品采集:活体动物采集眼睑下结膜分泌物和鼻腔、颊部及直肠黏膜病料拭子。采集全血时加抗凝剂如肝素,供病毒分离、PCR和血液学检验用。尸体解剖(2~3头动物)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和支气管淋巴结,脾和肠黏膜也应采集。样品通常置于冰瓶运送。用于组织病理学检验的组织应放入10%的福尔马林中,在暴发的后期应采集血样作血清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