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妒才,还是爱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09:17:00
曹操手下笼络了许多智谋之士,

但也曾杀害孔融,祢衡,杨修,许攸,华佗,等等出类拔萃的人才。

你怎样看待?

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在对人才方面更是极端的渴望。两出求贤令便可充分说明这一点。但曹操一生对于“人才”的处理在历史上一直是个争议最多的。他爱人才,似乎没有人能超过他,像对郭嘉,丁仪,崔琰……等,而他的忌才,也是出了名的,像对杨修,司马懿,张松……等。
  但我认为曹操的人才思想并没有什么是非可言,他对人才的的最集中的,也是最伟大的体现就是在他的《求贤令》中提出的“唯才是举”。这个就是价值论。
  首先,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唯才是举,是曹操既处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向来事业之争就是人才之争,事业的成就也就是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成就。三国曹,孙,刘三个集团对于人才的需求和使用都各有千秋,断难贸然说谁就绝对要高明些。但相对来说,曹操的军事指挥才能,处事临机应变能力,乃至政府体制建设能力,都明显要比孙,刘强的多。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几乎可以说是全能来论处,一生胜仗无数,平定整个北方,为统一天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而真正的战役失败也仅有赤壁一战。争汉中一战虽说是败局,但并不是战败,而是主动退让,并在撤军时迁走了当地大量的百姓,这也为后来的诸葛北伐留下的兵源不足和人才缺乏的隐患,所以说并不能算是惨败。
  其次,唯才是举,是曹操尊重人才,实际,不苟求,不求全责备的眼光,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这是他在道德原则和利益原则相冲突的一种变通,一种创造性的灵感。曹操的第一次求贤令是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这时是赤壁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东吴大都督周瑜病逝,刘备占有南郡等地,立足于荆州。此后建安十九年,二十年曹操又两次下求贤令,当时刘备已攻破成都,占有两川之地,三分天下局面已经形成,而曹操也已有六十三岁,壮士暮年,却大业未成,内心忧虑,求贤辅佐。但曹操的爱才并不是说因为形势所逼,唯才是举这个思想是一直贯穿他整个一生的。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下不曾有寸土,几欲白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的份上的。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都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颌;或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