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抗体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1:12:54

朋友 ,没关系,

  (1)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

  (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下面给你讲解

  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具有免疫活性的球蛋白。它一般是由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分子具有结合部位(结合簇),能与对应的抗原决定簇结合。抗体与不同的抗原结合往往出现不同的反应,因而常给抗体以不同的名称,如凝集素、沉淀素、抗毒素、溶血素、溶菌素等。1938年,A.蒂塞利乌斯和E.A.卡巴特用电泳技术发现,血清中的抗体活性存在于γ区,因而曾称其为丙种球蛋白。已证明抗体主要存在于γ区,有的抗体延至β甚至a区。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 Ig)。其组成、结构、大小、电荷、生物学活性等极不一致。已发现有五大类: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是Ig,但Ig不一定是抗体。
  按来源抗体可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免疫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如受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按其作用可分为抗毒素(能中和细菌外毒素毒性的抗体)、抗菌抗体(能与细菌结合的抗体)和抗病毒抗体(能与相应病毒结合的抗体);按其与抗原结合后是否出现可见反应,则可分为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前者指在试管中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在电解质的参与下,出现可见反应的抗体;后者指在结合后不出现可见反应的抗体。

正常人都没有,有的是极个别的。我记得我们班40多人就2人有。正常打疫苗就可以了。

重新注射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