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弃医从文的选择真的明智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0:50:20
真的推动中国的前进吗?

至少当医生推动不了

鲁迅弃医从文,表明他有着从根本上济世救人的美好愿望。我非常敬佩他的选择。这是一种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的奉献精神。这样的人是圣人。同时,鲁迅的选择表明,他已经抓住了中国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国民劣根性问题。他希望用他的笔来改造民众的性格,来唤醒民众,来拯救中国。如果效仿他的人多了,中国就真的有希望了。几十年过去了,鲁迅的事业仍然未有完成,有待于有志者继续奋斗。现在大部分的医生要比玩笔杆的人有钱了.
但他找到了一个理由---救人的躯体不如拯救人的灵魂;
他会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如果他愿意,他会医治许多如他的父亲一样的病人;
但他成为了中华民族灵魂的医治者,
他的成功对自己--实现了理想到现实的飞越;
更重要的是他的声音吼醒了东方睡狮.

...我觉得在当时,鲁迅的文起不了推进中国的作用。。
。。。笔杆子在战中中始终是抵不上枪杆子的。。
。。倒是现在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有不错的影响。。
。。以上
个人看法。

任何事件都是有其正反双面影响的,主要是看有益的多还是有害的多,
再者个人的认知和处理能力也很重要.
很复杂的关系,至少曾经深受苦难压迫的大清朝变成现在的崛起之中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了,这是鲁迅和千千万万的先辈用血泪汗换来的

是的,早年他为什么想从医,主要受他父亲的影响,父亲的疾病带来的痛苦使他深深的感受到社会需要更多好医生。后来留学日本他看到外国人杀中国人,竟然还有中国人在围观喝彩,使他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健康的思想是救不中国的,于是他弃医从文,后来鲁迅成为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有他的代表作可以更深的体会到他的思想。

他干什么都很明智,一直也没有加入共产党,头脑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