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加了盐就会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1:18:59

晶体的熔点与它是否纯净、含杂质的种类与多少有关,一般情况下,与晶体含有其他杂质,熔点将降低也是一个原因.
融雪所用的食盐(主要成分Nacl)的一些理化特性:
①可溶性.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中,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物理现象.
②吸潮性.盐的表面通常被一层薄膜状的饱和盐溶液所包围,当这层薄膜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时,食盐就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反之, 当高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时则呈现干燥状态.当然,这只是在食盐被暴露在空气中才有的现象,密闭在包装袋中与周围空气隔绝的食盐是不会潮解的;
③冰点低.我这里所说的冰点其实并不是指的纯净的食盐(Nacl)晶体的溶解点,因为在没有水参与的情况下要加热到上千摄氏度才能使其熔化,这里说的冰点是指的盐水溶液的冰点,实验表明,如果食盐溶液里含有20%的盐分,它的冰点就会降低到-16℃.
食盐还有很多其他的特性,但解释这个问题,有上面几个就差不多了:)另外顺便说说,雪的成分主要是固态水--小冰晶,不论温度有多低,冰都有升华的现象,所以雪的周围弥散着水蒸气.
当我们把食盐洒在雪上时,食盐利用其吸潮特性吸附雪表层的水蒸气,从而使自己越来越"潮",那层食盐溶液薄膜也越来越明显,我认为,这时候的溶液层就像星星之火一样不断"入侵"周围的雪层,最终反客为主,把雪统统给消灭了!

这个需要物理化学的知识是饱和蒸汽压的问题,加入盐以后,变成了饱和氯化钠溶液,由于氯离子和钠离子占据了水溶液的一部分位置,所以其蒸汽压降低,同时其沸腾所需的饱和蒸汽压降低,所以沸点.凝固点降级。

盐的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极溶于水的化学物质。氯化钠溶于水后生成氯化钠水溶液,其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水要结冰时,有氯离子和钠离子存在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会破坏水的结晶网状结构,使水不能结冰。
也就是说,盐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就不会凝固了。

我的答案满意吗

不同的液体有不同的凝固点.加了盐之后,经实践,盐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这是事实,没有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