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正宗锅包肉做法,起源,没有根据的不用回答了,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4:09:49
锅包肉的起源是怎么回事? 到底应该怎样才正宗? 具我所知,应该是用五花肉和糖醋, 正宗的绝对不是用里脊和番茄酱,有没有人帮我找到它真正的来历. 我感觉他应该是东北民间起源的,所以绝对不会是我所提的第二种方法.

关于锅包肉的来历,一种说法是:哈尔滨建埠之初,清末滨江道府招待西方领事,为了适合西方人饮食习惯,在菜品上动了许多脑筋,溜肉段是咸鲜口,西方人多喜欢酸甜口,于是改良成今天的锅包肉。呵呵,许多南方人说东北菜不精制,粗糙,其实这也是东北菜的特点,试想想,东北菜长于炖,长于自然绿色,如果做得那么精致,不全都炖成一锅粥了嘛!就像现代的装修,有时还特意要装修出未经雕琢的效果。其是东北菜的味道还是非常独特的,自然、粗旷、朴实、醇厚,尤其是炖菜,更是醇香无比,想千百年来,北方民族能在这片苦寒之地生存,炖菜也有相当的功劳。

  锅包肉的做法也有传统和改良之分,沈阳一代要加番茄酱,我觉得家了番茄酱的应当是樱桃肉做法,就不是锅包肉了。锅包肉吃到嘴里未必应当吃出多大的酸味,应当是甜口,但醋的香气应当在嗅觉里感受,在入口的一刹那感受,加了番茄酱能有这种感觉吗?

  先要准备肉片,如果比较讲究可以用里脊,否则一般的后臀尖啥的就行。可以稍微有点肥的。肉切的厚度跟你外面吃的差不多就行。要是你切的厚可以用刀背稍微拍拍松,薄的话这工序就省了。
  放盐、料酒把肉喂一下。用淀粉(最好是土豆淀粉)调成糨糊,一定是要调成能挂在肉上的。
  锅里放油,烧一下,冒冒烟,然后将喂好的肉片在那淀粉碗里沾一下,让肉片两面都沾上淀粉,然后下锅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糊一定别挂多了,只要两面沾上些就足够了。多了可就成肉夹馍了!)
  记得,肉片要一片片地挂糊,下锅,下去后要马上打散,否则会沾在一起。
  这时候油不能太热,关小些火,目的是要把肉炸熟。
  如何知道熟不熟呢?如果你不怕烫可以尝尝。要是怕烫就找个长点的筷子戳一下,看能不能戳透,很容易就戳透说明肉熟了,可以出锅了。
  把肉捞出来后,就可以准备汁了。
  汁有两种,一种是甜酸口,主要原料是米醋、白糖、一点盐和胡椒粉以及味精。把这些调料放小碗里弄点水搅拌均匀,尝尝味道差不多了就行(突出甜酸口)。为了好看可以在调好的汁里加1、2滴酱油。记得,水一定要少!一种是咸口,就是放酱油、盐和胡椒粉以及味精(注意酱油别太多了啊)
  调好了汁,再切些蒜片和葱丝备用。
  继续烧那油锅,把油烧的7成热,把刚才炸好的肉片全倒进去回一下锅。这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