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字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7:00:40
“伶”字的来历
求你们了
快啊


líng

(1) ㄌㄧㄥˊ

(2) 〔~仃〕孤独。

(3) 〔~俐〕聪明;灵活。

(4) 〔~俜〕孤独的样子。

(5)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名~。~官(古代乐官)。

(6) 春秋乐官名。即“冷”。《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天王将铸无射,冷州鸠曰:王其心以疾死乎”!杜预注:“无射,钟名。律中无射。冷,乐官;州鸠,其名也。”《国语·周语下》作“伶州鸠”,韦昭注:“伶,司乐官”。

(7) 郑码:NOW,U:4F36,GBK:C1E6

(8) 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34454

详细注解

--------------------------------------------------------------------------------



líng

〈名〉

(1) (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

(2) 同本义 [musical official]

伶,弄臣也。——《说文》

寺人之伶。——《韩诗·车邻》

令伶箫咏歌。——《国语·鲁语》

仕于伶官。——《诗·简兮序》

问之伶州鸠。——《国语·周语》

(3) 又如:伶官(古代的乐官);伶工(旧指乐师或演员);伶伦(传说中黄帝时的乐官);伶界(旧称戏曲界)

(4) 引申为表演歌舞的艺人 [actor;actress]

伶,乐人。——《广韵》

帝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新唐书·礼乐志》

教坊优伶。——《北梦琐言》

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孟郊《教坊歌儿》

(5) 又如:男伶(男演员);女伶;名伶(名演员);红伶(走红的演员);伶优(优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