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肉最合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1:03:24

关於肉的负面报道在最近几年里越来越多,先是食品安全方面出现了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吃深海鱼导致汞中毒等事件,接著在营养方面“吃红肉容易得肠癌”的相关报道又出现在各大报章,营养学家们也总是警告“中国人吃肉太多”。吃肉的危害真的就如此严重,有没有应变的方法呢?

鱼皮鱼鳃最好别吃

肉是我们在日常营养中获得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来源,喜欢肉的人当然应该照吃不误。不过,吃的时候也要多了解点和安全有关的知识,尽量减少可能的危害。

比如,疯牛病的病原体主要出现在牛的脑部、脊髓、视网膜等神经组织,我们在吃牛的这些部位时,就要格外小心。另外,牛体内一旦感染了疯牛病毒,要消灭极其不易,即使把牛肉煮熟,也无济於事。所以,对於来自疫区或来路不明的牛肉千万别吃。

禽流感的病毒就没这麼厉害了。它就像感冒病毒一样,主要由飞沫传染,不论是鸡肉或鸡蛋,只要煮得时间长点就可以杀死病毒。所以,吃鸡肉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得多煮一会。

吃深海鱼导致汞中毒则主要与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有关,因此,吃鱼时有几个部位是我们应格外注意的,最好别吃。比如鱼鳃、鱼皮和鱼的脂肪,这些都是污染物容易堆积的部位。

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

营养学家们建议,吃肉时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见的隐性脂肪也占28%。因此,某些需要限制脂肪酸摄入量的心血管、高血脂病患者,千万不要以为吃“瘦肉”就是安全的。

此外,吃猪肉时最好与豆类食物搭配。因为豆制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浆,使胆固醇与脂肪颗粒变小,悬浮於血浆中,不向血管壁沉积,能防止硬化斑块形成。

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别是鸡肉中赖氨酸的含量比猪肉高13%。鸡肉最有营养的吃法就是熬汤,还能起到医疗效果:可振奋人的精神,消除疲劳感,治疗抑郁症;加速鼻咽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支气管的分泌液,有利於清除侵入呼吸道的病毒,缓解感冒症状。而鹅肉和鸭肉不仅总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学结构与猪肉也不同,更接近橄榄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