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毛皮 帐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2:19:17
藏族用毛皮织帐篷暖吗?藏袍是单袖袍,有什么作用

牧民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因此帐篷(即牧帐)是牧民最理想的住宅。
  牧民常用的黑色牛毛帐篷大多面积宽大质地优良,既防雨防雪,防烟熏火燎,又防寒保暖。是牧民依靠自己传统的手工艺用粗牛毛纺制成粗氆氇,然后缝制而成的。一般大的牛毛帐篷内有柱子12根,或者16根。帐篷外有许多长短不一的帐篷绳。小的牛毛帐篷内仅用2根3米左右的木杆支撑一根木梁。帐篷绳一端固定于帐,另一端拴在地面木桩上。帐篷绳分上下两周,上周各绳用以张拉帐顶。拉绳中部支撑木杆,使帐顶向上鼓张。下周各绳张拉帐壁四周下沿,用以固定帐篷。拉绳皆用粗牛毛捻制。帐篷前方设门,门上悬有护幕,帐顶顺脊处有长方形天窗,用以采光排烟。开窗外有护幕一块。白天,晴天翻开,夜间及雨雪天遮盖。帐篷四周下沿用片石或草甸砖砌成矮墙,用以挡风。

  藏北高原气温低,风沙大,又是辽阔的草原、天然的牧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要选择便于起居、行旅、保暖御寒的服装。牧区藏族穿着以皮袍为主,它结构肥大,袖口宽畅,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夜间可解带和衣而眠。牧民的皮袍离不开腰带,穿时提起下摆与膝盖平齐,腰带一束,怀里形成大囊,里面可装不少随身用品。皮袍是用土法加工的绵羊皮缝制的,既经久耐用又抵风御寒。普通皮袍,男式的宽腰、大襟、肥大,襟、袖和下摆用10至15厘米宽的黑绒镶边,但也有不做装饰边的。女式皮袍的襟、袖和下摆先用宽10至20厘米的黑平绒镶边,再用红、蓝、绿三色平绒(各宽5至10厘米)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