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民间交流的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7 20:45:27
分条阐述,思路清晰,有理有据。今天中午之前能够给出,谢谢 ^_^

(原题:中国——在学习和借鉴中提高)
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看见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成千上万富有智慧和才华的中国年轻人正在美国高等学府里,用异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武装着自己的头脑,摄取着美国土地上的新知。然而,在美国读书的经历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只不过是人生和事业的开端,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要在将来回到中国去,为中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华,而在美国所学到的知识正是他们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建设的需求。中国非常需要在美国完成学业的留学生回到祖国,很多昔日的留美学子今天已经成为中国三峡工程建设大军中的一员,成为大型企业靠得住的高级管理人才,成为中国政府部门中熟悉现代公共决策程序和管理方法的国家公务员。

当美国总统布什到达北京,开始他对中国的工作访问的时候,中美双方尽管在广泛的层面上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氛围以及相互友好的态度,但是两国始终都对对方的意图和行动保持着警惕。换句话说,一定程度上的不信任仍旧没有从中美关系中彻底消失。但是无庸讳言,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技术输出,在经济现代化和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善上,中国正在不断向美国借鉴经验。

比如说,美国的核武器观察员就曾经把自己的经验与中国同行分享;美国的律师也曾经在如何改进庭审程序和修订“专利法”等问题上向北京司法界提出过诚恳的建议。今年一月,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府学院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签订了一项交流协议,该协议规定,肯尼迪学院将录取一些中国的市长和高级国家公务人员,向他们讲授有关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王梦魁(音)说:“这项合作将给中美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增加新的积极因素。”

显而易见,经贸和文化等民间交流形式对中美政治关系的改进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联系能否缓和华盛顿对北京的苛求,能否使中美间的关系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之中,能否改变布什总统将中国称作“战略对手”的论调。从具体的方面说,也就是:更为紧密的技术和教育上的合作纽带能否减少两国间在人权、台湾以及其他敏感问题上的摩擦。

密歇根商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肯尼斯·利伯左表示,帮助中国开展各项发展工作能够使美国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