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印度的宗教发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42:18
时间一定要准确!!

很抱歉,印度因为没有时间观念,所以历史上的事情很多时间都不可考,所以现在的印度历史书上印的都是大致的时间,而且由于考证不一样,几乎不同作者写的书用的时间都有出入。
现在给你众多说法中的一种:
公元前11世纪之前 印度本土宗教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吠陀宗教
公元前9世纪~公元9世纪 婆罗门教
公元9世纪~公元18世纪 印度教
公元18世纪~今 新印度教

1
印度宗教一
所谓苦行,即以种种方式来折磨自己的肉体,平息自己躁动的意识,以使自己的整个身心都高度的精诚地投入对梵我合一的沉思。诸如卧在荆棘丛中、绝食、只吃草根、高举一手永不放下、刺体出血、肉上扎钉、火烤日晒等等。婆罗门教认为苦行可以得到一种神秘地“热”,这是创造世界的原动力。苦行的另一个意义则是通过折磨肉体而消磨前世的业,从而达致尽快超越肉体,使灵魂得到最终的解脱。

吠陀指知识或是智慧,是印度众多宗教追寻的源头。印度是个很神秘的地方,它原来的疆域更为广大,几乎包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一面靠山三面临海。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力量深入人心,昨天之前脑子里都是些零碎的片断,最早是《三只眼》,三位一体神,然后clamp的《圣传》,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泰姬陵,莫卧儿王朝……现在终于有思路将印度的宗教发展明确了,最早的吠陀教,到雅利安人信仰的因陀罗神,发展到婆罗门教,中间八百年出现了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然后复苏后的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的部分教义,发展为印度教,以至后期随着殖民战争传入的基督教。印度教的教义相当宽容,这也是我们在其中经常可以看到与佛教相似的理念、信仰的原因之一。有数据统计,今天的印度有宗教信仰的人达到98%,信仰印度教的高达78%。

上周末读完了肖建华老师的《诉权与实体权利相分离的当事人类型化分析》,主要介绍区分了“诉讼担当”“诉讼承担”“诉讼信托”“诉讼代位”四种类型,我死磕了一个多礼拜,还是不得要领,烦哪位大仙儿程序法学得好的,抽空指点一二,先谢过了。

我想咱们要得还是有质感的生命,表面不那么光鲜,甚至粗糙,但内容是丰厚的。人总是要舍的,我们这几十年走过也许并不是要看自己得了什么,而是改看自己丢弃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