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上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1:50:49
蛇的特征有多方面的,蛇的外形特征使你想到什么?对蛇我们应该怎么对待?

原始的寓言告诉我们:不应该恩将仇报。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也是如此。

作为“农夫”的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也是对“农夫”的我们的盲目的慈悲和善良的惩罚。

作为“蛇”的我们,因为弱小而处处设防,也因为弱小而对一切都充满敌意以至于敌我不分。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作为“蛇”的我们来说,“农夫”你救我有何目的?

因此我想说:“农夫”没有错,他凭的是良知;“蛇”也没有错,他也是凭他的“良知”.(我们不讨论“农夫和蛇”带给我们的寓意)

从现代的生存法则来看,无论是作为“农夫”的我们,还是作为“蛇”的我们,需要的只是“施舍”而不是“同情”。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之中到处都是不足为奇。

无论是谁有了“农夫”和“蛇”的生活经历,就等于学到了一门生活的大学问,值得高兴而不该囿于“好心”“坏心”。

农夫和蛇的故事

aesop寓言里有个农夫和蛇的故事。农夫在冬天的田野里救起了一条冻得快要死去的蛇。他把蛇放在胸口的衣襟里,用自己的体温暖和它。蛇在农夫温暖的怀抱中醒过来了,它立刻咬了农夫一口。农夫在临死时感叹道,对天生邪恶的生物,人们是不能发善心的。

这个故事在中国寓言中相应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东郭先生让走投无路的狼藏在自己的小书布袋里,避过了猎人的捕杀,谁知狼在脱险后立刻便要吃自己的恩人。

两个故事表达了古人对于人性的看法,他们认为人性是本恶或本善的,对于恶人不应存有善心。今天我们知道,人性不是某种固定的东西,但可以由心理分析得到解释。我们会问农夫与东郭先生决不会问的问题:蛇为什么要咬农夫?狼为什么要恩将仇报?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写过一个以蛇为标志的人,从不肯受人恩惠的“西毒” 欧阳锋,若有人施恩于他,事后他一定会要恩人的命。这个例子或许可以给我们的分析带来一点启发:欧阳锋恩将仇报,因为他认为自己永远是最强的,他希望没人知道他也需要帮助。同样,蛇和狼都是食肉动物,食肉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强,理论上说,也更高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有一种和他们类似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天生高人一等,一定要事事皆超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