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潜水艇能够悬浮于任意深度的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8:52:38
1.潜艇大于自重的浮力+向下的作用力(罗旋桨向上产生)使用得潜艇悬浮

2.储水舱达到某一数值,即可使得潜艇实现悬浮于某一深度。

究竟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哪种观点被运用于现代潜艇中?

2.储水舱达到某一数值,即可使得潜艇实现悬浮于某一深度。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要知道潜水艇能够悬浮于任意深度的原理于其潜水深度无关,与水的密度,潜艇的整体密度有关,海水中越深其密度越大,但还是没有潜艇制作的材料密度大,潜艇可以通过贮存一部分海水和空气,来调节潜艇整体的密度,一达到与某一深度海水的密度相等,就可以悬浮与海水中的任意深度了,还有如果是在密度不变的纯水中也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悬浮位置可以是任意的,只要两者的密度相同,而且水压不足以压坏潜艇.罗旋桨向上产生的力是克服水中的阻力使其水平方向移动的,数值方向的移动靠调节潜艇的整体密度就可以达到.

抛开别的不说,单就第二项本身就可以看出来了:既然是悬浮,就是说把潜艇看做一个整体,它的密度要和水相等,但是储水箱只是用来储存水的,假设潜艇密度和水不一样,即使储水箱加水也没用。储水箱的水是控制潜艇上浮和下潜使用的,和能否悬浮没什么关系。使潜艇悬浮用的是第一种方案。

在静态 ,潜艇自身完全浸没水中产生的浮力要大于本身的重力,此时当储水舱加满水时,潜艇的整体密度要大于水的密度,就会下沉,所以储水舱加水到某一定植时,潜艇会悬浮在水中,所以可以先加水超过这个定植,使潜艇下沉到某一深度,再排出一些水,使储水舱的水达到定植
这样潜艇就能悬浮于任意深度

在静态 ,潜艇自身完全浸没水中产生的浮力要大于本身的重力,此时当储水舱加满水时,潜艇的整体密度要大于水的密度,就会下沉,所以储水舱加水到某一定植时,潜艇会悬浮在水中,所以可以先加水超过这个定植,使潜艇下沉到某一深度,再排出一些水,使储水舱的水达到定植

调整潜水艇的密度与介质的密度相等即可悬浮

动态调节的结果。当深度不够,就将船的部分空气压缩,往船里注水船下沉。深度到达指定深度后,排出部份水,释放一些空气。船就停止下沉。
通过不停检测和调节,实现在指定深度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