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阅读题)要准确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8:23:16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

10.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11.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9.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 拟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10.(1)点明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的人及游览的地点。
(2)运用比喻描绘庭院月色
(3)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感。
11.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12.何夜无月?……两人者耳。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谪的无奈,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