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合用的电梯最小要多少公斤级的。请同时告诉我文件出处的具体页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9:23:49

特种设备中,电梯,特别是载人电梯,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电梯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命安全。受历史等许多因素的局限,我国对电梯监督管理起步较晚,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目前国内事故率已经控制在万分之一点四三以下,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相关各方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应企业和读者需求,本版对《条例》中有关电梯的生产、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的规定进行解读。
安全规范 有章可循
生产篇 许可
电梯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与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有与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有健全的质量检验制度和责任制度。
电梯等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制造、安装、改造许可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市场准入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一项重要行政管理措施。电梯原来实行工业产品制造许可制度,对提高质量,规范市场起到重要作用。为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安全监察工作有效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把原来实行工业产品许可证制度的电梯产品也纳入特种设备制造许可。
质量责任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的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指导和监控。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检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
电梯是一种特殊的机电产品,在制造完成时以部件形式出厂,安装完成之后才形成完整的产品,安装实际上是电梯的总装配工序,是制造的继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