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品牌的现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3:13:10
中国服装品牌的现状以及进入国际化的策略.

中国服装在国际上属于二线品牌居多,服装品牌又经过细分化: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快时尚服装等。中国服装品牌整体品牌知名度低,产品溢价能力差。
中国服装处于一个供过于求的时代,曾有人做过调查,即使所有服装工厂停止生产,库存还可以满足中国5年的消费量。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差异化发展,细分服装品类非常重要。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我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我国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但是生产的利润较低。

那么中国服装业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的现状是什么呢?

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水平低指的就是我们的服装设计水平低,这也是我国服装业只能替别人加工高档名牌服装、自己的产品难以成名的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还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而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由于设计手段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就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服装的新产品周期(设计、成衣到进入销售)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

服装业在加入WTO以后,如果只依靠依赖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的价格优势,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