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的简要事迹(不能多,越少越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9:28:59

扬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革新派画家总称,即“扬州画派”。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其实不止8人,且人名亦不固定。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应科举为康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
  ,有政声.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
  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
  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
  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
  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
  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
  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
  〗。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
  黄慎(1687--1770 ),福建宁化人。青年时,学习勤奋
  ,因家境因难,便奇居萧寺,书为画,夜无所得蜡,从
  佛殿光明灯读书其下。善画人物,早年师法上官周,多
  作工笔,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中受到启迪,以狂草
  笔法入画,变为粗笔写意。多以历史神话故事,佛像和
  文人士夫的生活题材,也画流浪乞丐、纤夫、渔民等,
  衣纹线条,兔起鹘落,变化多端,往往寥寥数笔,即能
  形神兼备。亦善画山水、花鸟。黄慎草书,得怀素笔意,
  用笔枯劲,上下勾连,喜作怪笔,人多难以辨认。他的
  诗被同乡人雷宏收集起来,编为《蛟湖诗抄》。
  李方膺(1695--1755) 园主人等,江苏南通人。雍正八
  年出任山东兰山(今临沂)知县,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狱
  ,乾隆元年获释,官复原职。后在安徽潜山和合肥任知
  县,仍以不善逢迎,获〖罪〗罢官。为官时〖有惠政,
  人德之。〗去官后寓南京借园,常往来扬州卖画。善画
  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鱼,也能人物、山水,
  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