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从上古到明末)有没有人到过西欧?有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3:20:30
对这方面的历史感兴趣!很想了解一下

有。

西汉武帝时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罗马帝国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至地中海沿岸一带。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到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期间历经千辛万苦,前后长达十三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和中亚各国建立起了官方互通使节的关系。

明朱棣时有郑和七下西洋。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古代(从上古到明末)中国有声望的人没有到过西欧。历史上也没有记载(可能有“草民”“偷度”去了西欧,但历史记载为零)。

所谓西欧是指“英,法,西,奥,德”等国。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中亚,对罗马帝国只能隔岸相望。
郑和七下西洋——那个“西洋”不过是印度洋,他最远到索马里。

中国的皇帝要到明末才知道有个“英吉利”国,并同罗马教皇有了往来。
又过了几百年,在清政府的加强“海禁”的政策下,中国人像“鸵鸟”与世界隔绝。
直要到清末,中国的大门被鸦片战争的大炮打开后,才有中国外交官到欧洲,发回了对欧洲的看法,从而吸引了“洋务派”的,掀起“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

中国的落后就是“独裁”“专制”“自大”造成的,看看今天屏幕上为满清皇帝歌功颂德的电视剧,和历史上的现实相比,你不气愤吗?

何止到过!在元代时还将西欧打得落花流水,直到现在还害怕。匈牙利四分之三是还是我国蒙古人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