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绘画,茶道等)其发展,特征,分类,文化价值和与之有关的诗句(200字左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4:13:11

卡城移民茶馆茶道系列谈之二:中国茶道与茶文化

  作者:闲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能在这开门七件事中占上一席位,足见茶是中国人生活中一个颇为重要的环节。自古至今,由平民百姓到帝皇将相,对茶的重视,从清代乾隆皇帝的一句「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维吾尔族人的「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及一些现代文人雅士的「中国人最爱品茶,有清茶一壶,便可随遇而安」,便可见一斑。而中国人也最懂得饮茶的乐趣和神髓,正所谓:「客来敬茶,能融洽气氛;口干饮茶,能润喉生津;疲劳饮茶,能舒筋消累;暇时饮茶,能耳鼻生香;心烦饮茶;能静心清神;滞食饮茶,能能消食去腻。」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礼,茶已发展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灿烂明珠---「茶文化」。

  「茶文化」是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者,是指制茶、泡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者,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者,只是有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者,则是无精、无神矣!茶艺是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表形式;茶道则是精神、理论、规律与本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心灵才能体会到的。茶艺和茶道互相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也是茶文化的至高境界。

  自古至今,历代的茶人都为茶文化作出了很多贡献;唐代中叶,「陆羽」更是穷一生对茶作出的研究及体验,写出了经典性的作品「茶经」,把茶文化带入一个历史性的高峰;亦因茶经的贡献,后人尊称陆羽为「茶圣」。在十卷的茶经之中,陆羽将茶的起源、产区、的分布、茶的制作及加工、茶的器具、烹茶的用水、品茶的方法、甚至茶的特性等等,作出了经典性的定位,对茶文化的流传,起乐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茶道,唐朝末年的刘贞亮就已明确提出「以茶可行德」,认为提倡饮茶可推行公德,提高个人修养,更把饮茶的好处总结为「十德」;(1)以茶散闷气,(2)以茶驱睡茶,(3)以茶养生气,(4)以茶除病气,(5)以茶利礼让,(6)以茶表敬意,(7)以茶尝滋味,(8)以茶养身体,(10)以茶可雅心,(10)以茶可行道。由此可见,在我国茶文化中,很早就奠下茶道的思想基础了。

  经过历史不断的发展、改良,现代的茶学家庄晚芳教授,亦为茶德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