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史料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1:20:56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创立“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知人善任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名臣魏征与太宗议论治国之策时,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英明论断,阐明了一个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是指“人民”,这里的舟是指“皇权统治”。意即:人民群众可以维护封建政权,也可以推翻封建政权,关键统治者是否顺民意、得民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历史,从历史上的封建王朝的兴衰史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
??秦始皇嬴政持策仗剑,灭六国,吞八荒,囊括四海,建立了秦王朝,也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可建立了秦王朝后,他不知修养生息,发展生产,却推行暴政,修阿房、建长城、焚书坑儒、残民以逞,导致天怒人怨。身为戍卒的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天下响应,秦王朝很快土崩瓦解,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既强大而又短命的王朝。(嬴政在位27年,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仅在位3年。)这里的经验、教训何其深刻,秦朝的灭亡,是他推行暴政的结果,也是人民反抗暴政的伟大胜利。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她使我们从这中明白了很多道理。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从鸦片战争西方帝国主义用炮舰打破
??晚清的国门,中国就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希望。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短短的28年里,我们经立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彻底推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任帝国主义列强任意欺凌的历史,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天翻地覆的奥秘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的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得到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