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高手指导如何写这篇论文:商业银行内部矛盾问题研究与对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2:02:10
构思
应该是商业银行内部竞争问题才对~~~也就是银行的机构问题,如总分行之间的竞争之类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工作透析 文/吴党恩 张 丞

一、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面临的问题
1、僵硬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人事机制
在高层方面原有的银行是行长负责制,虽然行长负责制在银行管理上保证了统一性和连贯性并且也有利于明确责任。但是,这也往往导致了管理中出现“一言堂”“一支笔”的局面,行长的行为对于银行影响过大,更容易导致腐败和中基层管理人员效率低等问题。有触及传统用人机制尤其是高管人事制度的根本缺陷,但是仍然是官本位至上,忽视了现代商业银行必不可少的专业管理领导才能。最近金融案件频繁曝光,与其说反映了人事制度的重大缺陷,倒不如是对于基层的银行员工,一直存在着一种银行的工作是“铁饭碗”的观念,对于危机感意识不强,工作效率相对低下,而银行对于员工的奖励机制又不够灵活,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机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鼓励,员工没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被肯定。
2、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所面临的风险
在我国由于现行制度的原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核销手续比较复杂、程序冗长,并且很难获得批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对不良资产处置也很难以做到完全彻底。所以,部分不良资产有可能被带入上市公司。在发行上市时,老股东和投资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老股东熟悉企业不良资产情况,而投资者缺乏相关信息。如果不明确规定老股东对带入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负持续性责任,就可以导致一个恶果,即一级市场上投资者由于怀疑新股质量而不愿以合理价格购买。
3、大量的不良贷款资产及上市后可能出现的大量新生不良贷款
自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降低金融风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剥离出14000亿元的不良资产,并交由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但成效并不显著。其一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只有20%左右的回收率,其二截止2003年9月末,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仍在2万亿元左右。看来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大约占70%)。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家独资企业,国家才是唯一的法人主体。其经营管理者又是沿袭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任命制,集法人与经营管理者于一身,所以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因此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个人利益并无多大关系,法人主体虚设化。在作为债务人的国企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