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祠的人文知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31:34
要详细一点噢~赶著那

五公祠 在海南
  五公指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胡诠

  五公祠
  五公祠又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东南。 五公祠建
  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祠内祭祀着五位唐宋年间被贬海南
  的贤臣名相、忠义之士,他们是: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
  。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
  ,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后因朋党之争被贬海南岛并死于此,李
  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李纲和赵鼎都曾两度
  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时的枢密院偏修。
  李纲等4 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贬到海南岛
  的。这5 位精忠报国的名臣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
  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不少贡献。
  五公祠高10多米,分上下两层,木质结构,四角攒尖式屋预,素
  瓦红椽,三面回廊,可凭栏眺望。正厅里形骞?木薮笫?裣瘢?ド?
  挂有“海南第一楼”横匾。祠内还有历代文人的题咏和楹联,概括了
  五公的生平业绩,表达了后人的崇敬心情。
  在五公祠东侧,有一明代所建的高楼,是祭祀苏东坡的苏公祠。
  祠内有一座石刻苏东坡像。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海
  南岛,曾在这里暂住20多天。他得知当地群众饮水困难,于是开凿了
  俘粟泉和洗心泉。浮粟泉甘美清冽,水面泛起小泡,状如粟粒,故名
  。1915年,重修苏公祠时增建了粟泉亭、洗心轩、洞酌轩,统称为琼
  园。苏公祠与五公祠相连,环境幽静,花木繁茂,有“圣祠叠翠”之
  誉。
  五公祠及两侧的苏公祠、伏波祠、学圃堂、观稼堂、五公精舍、
  琼园等亭台楼阁连成一片,构成一组园林式建筑群,习惯上统称为五
  公祠,占地近7 公顷。这里环境典雅,建筑巍峨,古木参天,花香袭
  人,素有“琼台胜景”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