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为什么要换车头?那样不是开回原来的地方了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03:13
火车为什么要换车头?那样不是开回原来的地方了吗?

1、机车交路的规定,本务机车都有规定的牵引区段,一般在两个路局交界处车站更换车头。第一,管理方便;第二,当地司机对当地路况更了解。

2、从火车的动力说起。早期的火车都是有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牵引,能源是易耗损的煤和油,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和距离的行驶后,燃料耗尽,蒸汽机车要用水鹤加水,用加煤机加煤;内燃机车需要加油。这些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人工,而且时间很长,所以通常不在站台或货场里进行。相比之下,换一台已经整备好的机车更简便也更快速。这样算下来,蒸汽机车每200~500公里一换;内燃机车每400~1500公里一换(因线路情况、机车型号、列车定轴而有较大差别)
次之,适应不同线路的机车不同,列车在进入不同线路时有必要使用适当的机车。举两个例子吧:比如列车从电气化铁路进入非电气化铁路,就要将电力机车换成内燃机车。再如火车在宝鸡从陇海线进入宝成线上秦岭,需要增加一个车头,过了秦岭在下掉一个车头。
再者,每一组机车(车头)都有其固定的配属所配属的机务段负责机车的管理、维护等。(如南局南段表示这台机车的配属是南昌铁路局南昌机务段),也由这个机务段的司机负责驾驶这组机车。因此为了管理、运用方便,为一般的机车划定了相应的机车交路。(例如K255次合肥到深圳西,上局合九公司的DF4内燃机车牵引到南昌后,换挂南局南段的DF4D继续牵引到深圳西。交路就很明显了)
上面是一些传统因素,现在因为国铁为适应环境因素而提出了很多新的机车运营理念。总的说就是为了缩短列车运行时间,精简车务管理,而延长机车交路,减少换挂次数。所以现在换车头的机会就少多了。

不是的 车头换到列尾后 再开行时 已经不是原来的铁道了 变换了道岔 去别的方向了 你坐火车的时候多留意些 看看来的时候走的哪条铁轨 等反向开出的时候再看看吧 肯定能看到刚才你走的那条铁轨

车头是火车最重要的地方,当然要保证它的正常运行,所以要换咯,可以就地换,不用开回去。

以前是蒸汽机车,烧煤用水.煤烧差不多了就得加,且加煤加水要花很多时间,还得有材料和设施(煤厂水鹤等).所以,一个机车跑的路有限,跑一段路后就要赶紧掉头回家,等吃饱喝足了才能再干活.
同时,各地线路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司机跑自己熟悉的线路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