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范子五湖载西施,同上兰舟,一舸弄邛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2:56:07
这首诗怎么解释啊?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呢?

不是诗,是范蠡曾经提出著名的“三与”说,即“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所谓“持盈者与天”,就是当昌盛、满盈时,能够保持;而这就要顺应“天道”,能“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所谓“定倾者与人”,就是当危殆、将倾时,能够安定;而这就要顺应“人道”,遵循人事规律。所谓“节事者与地”,就是处置各种世事时,要能有理,有所“节制”;而这就要顺应“地道”,遵循“地”所包容的“万物”规律。本文论述的“三与”说,内涵极为丰富;仅从人的素质来看,要有高尚的道德觉悟、思想修养;同时,能够正确地认识人、理解人,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且正确认识、理解人们生存和发展不能须臾离之的“万物”,处理好自己与“万物”的关系。

持,守也。盈,满也。
与天,法天也。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

定,安也。倾,危也。
与人,取人之心也。人道好谦,倾危之中,当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

节,制也。
与地,法地也。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之属。

这是勾践杀死阖闾后,又去打他儿子夫差,被人家包围在快稽这个地,他对范蠡说:“子不听见故为之奈何”范蠡告诫他说的这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