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避式冲突的定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41:49
急求趋避式冲突的名词解释,有知道的快告诉我呀,小弟急用呀,快考试了,,谢谢了,,

趋避式冲突 个体的目标即可满足需要,但又对自己构成威胁。这种冲突是最为普遍的小个体从‘利’与‘得’一方面考虑,又倾向于躲避。

考组织与管理啦?呵呵

趋避式冲突 个体的目标即可满足需要,但又对自己构成威胁。这种冲突是最为普遍的小个体从’利与’得一方面考虑,又倾向于躲避。

趋避冲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同一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突。例如,吸毒上瘾的人,可能受到强烈吸引而趋向接受某种治疗但又害怕经历戒除过程并回到一种寂寞无聊的生活,因而会产生心理冲突。它是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所设想的三种基本冲突类型的一种。他利用"矢量"这一概念表示对象吸引力的方向和强度。假如只有一个矢量冲击某人,其就会沿着这一矢量所指的方向移动;假如有两个或更多的矢量以不同的方向驱动这个人,有效的移动就是它们的合成力,假如两个等量的矢量在起作用,结果就是一种冲突。他认为基本的冲突有"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趋冲突"三种。他对冲突的分析也承认有更复杂的情境类型的可能性,允许有两种或更多的目标和几种可供选择的道路。其特征是一种稳定的平衡,因离开目标的一定距离时,正力和负力是平衡的。假如人们想向正目标移动,这一情境中的负力就产生排斥作用,因而这时运动的可能性最小。美国米勒(N.E.Miller)于1944年曾训练大鼠沿一条小径跑向一个食物箱,并接着在大鼠吃食时给予电击,即产生趋避冲突。在下一次试验时,大鼠跑向目标的速度就变慢了,并在目标前立即停下来。大鼠停下来的地方便是平衡点(即趋向和回避倾向相等而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