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光圈非彼光圈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2:44:07
以前的sony F717等消费数码相机的镜头最大光圈可以达到2.0,而且基本全程如此都是那么大的光圈,而售价才四千元左右(当前价)。
而单反相机镜头的光圈如果能够控制在如此程度那价格非得达到万元以上,那么这两种光圈有何不同,为什么价格会差那么多?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小个儿的钻石什么价格?大个儿的钻石什么价格?即使切工相同~
而且单反的大光圈镜头也有便宜的呀,佳能50mm的大光圈镜头价格只要六百多。

消费类DC的感光元件小,所以镜头相对做得小,打磨起来也方便,做成大光圈的工艺也相对简单。

单反镜头一方面原材料要求高——整块镜片要大,而且一般单反镜头的素质也要高于消费类DC,用料又足,当然就比消费类DC贵不少,光原材料成本的价格差异就不小了。

最简单的思路,你说是用手画一个半径1厘米的圆来的简单精确,还是用手画一个半径2米的圆来的简单?后者要求更高的工艺,所以当然价格也就上去了。

还要考虑到,单反镜头设计一款,购买的人毕竟有限,所以设计成本要平摊到有限的用户身上去,价格就又更加高了。

因为
光圈=焦距/通光孔径

消费机的CCD小很多,为了达到相同视角,镜头的物理焦距就要小很多,做到大光圈就容易很多

一般小DC都有广角2.8的光圈

话又说回来,CCD小,成像质量就差得远了

再比如50mm镜头可以很容易达到1.8,1.4的光圈,那200mm呢,2.8的光圈已经是极品了

凤凰的50/1.7,200元。
佳能的50/1.8,600元。
尼康的50/1.8,800元。

再说50/1.4,尼康的2000多,而蔡斯的就近4000块还是手动的。

一句话,谁家的玻璃好,工艺好,谁家的价格高。

DC的镜头不可同日而语,太小了。

光圈一样,但工艺要求不同

没有任何可比性,不是同一物质,尽管概念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