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22:29:35
最好字数少一点!
字数一定要少!

小赵是个恋爱失败者。大学毕业五年内,已谈了至少六个女朋友,都以失败而告终。最近,又有人为他介绍对象,小赵不愿意再次失败,于是来求助于心理咨询,在与我交谈中,小赵不止一次地问我:“她要是不喜欢我,那该怎么办呢?”我后来得知,他每次谈恋爱前都是这样担心。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小赵类似的想法,如一些高考学生,他们在考前感到很紧张、害怕,总是担心“万一我在考场中碰到难题紧张怎么办?”“万一我考前睡不好,休息不好怎么办?”一些应聘者,他们也在担心“考试官不喜欢我,不满意我怎么办呢”等等。

  转贴于 学生大心理站 http://mind.studa.com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在没有做事情以前,首先想到、看到的就是如何去应对失败时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如何去做好这件事以避免失败。其实,对任何一个问题的看法,都有许多不同角度和方法。自信者眼里,他想的是如何做好,而自卑者眼里,是失败后怎么办?
  陈经理是广州的电子大王,据说掌握着中国1/4的电子产品市场,在其创业的开始阶段,他的产品受到许多有实力经销商的压力,他的合伙人在董事会议上忧心匆匆地讨论:“如果其他经销商继续降低价格的话,我们只能停业打 了。”一些董事已着手另行更弦了。陈经理却没有时间去想失败后改行,而是怎样做会赢得市场。于是他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日本等国散装电子产品,然后在国内组装,结果一举击溃其他经销商。黄经理坚持认为在他的人生哲学中,从来不会轻易说:“不行怎么办”,而是有“怎样做才能更好”。
  陈经理的机会与他的合伙人是一样的,但他们考虑的方向不一样,结果,陈经理取得成功。许多哲理告诉人们,许多成功本身就是建立在成功的期盼上而不是对失败的担忧上。
  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使自己陷入深深的烦麻和自卑之中:小王是机关的办公室干事,他非常担心万一工作做不好,肯定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所以他每天提心吊胆,在揣测领导的想法,结果由于不能做好日常工作,受到批评。他来心理咨询的时候哭丧着脸说:“我怎么样才能摸透领导的想法而避免批评呢?”我告诉他:‘你可以这样去想:我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