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存货成本?它包括哪几方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3:21:26

存货成本包括购买价格,支付的运费,装卸费,关税等应记入存货成本的税金(不包括进项税),其他费用(使存货到达指定场所支出的其他费用,还有加工成本,包括人工和制费(此项批半成品、在产品和产成品)。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入账。至于存货入账成本的确定,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制造业购入的存货的实际成本一般包括购货价格、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扣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挑选费用和按规定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等;而对商品流通企业购入的存货实际成本按规定只计进价和应计入成本的税金,各种费用直接列入营业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此外还规定了自制的存货成本、委托加工的存货成本、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成本、委托加工的存货成本、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成本、债务重组过程取得的存货成本、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成本及和盘盈取得的存货成本等多种形式。

同时,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及《存货》准则的有关规定,当企业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时,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当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时,对存货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额,应当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单独核算,月末按计划成本法将计划成本还原为实际成本在报表中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也按计划成本法计算;当存货采用售价核算时,库存商品售价和进价的差额,专门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单独核算,存货期末成本、存货发出成本均需采用“进销差价法”核算。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及《存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货期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的存货进行再计价,将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的部分确认为“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入账成本的确认、存货采用的核算方法、存货发出成本的计算方法及其存货期末的再计价,都会影响到其在报表中的反映,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对存货核算,并在报表附注中对所采用的方法作一说明。

包括原材料,自制产成品成本.外购库存商品成本,低值易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