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东为贵,那西、南、北又处于什么地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3:25:17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有尊卑之分,就连区分方向的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也不例外。
古代把南向视为至尊,而北向象征失败、臣服,宫殿庙宇都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面南,做了皇帝又叫“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叫“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南向如此尊荣,所以民间盖房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向,都得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讳”而获罪。
古人还以东为主、为首,以西为从、为次。后妃的住处分东宫、西宫,东宫为大、为正;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也由此而来。
再说东西方位,则是东为尊,西为卑。古人认为,东方是太阳升起地方,属阳,为尊上;西方系太阳落下地方,属阴,为卑下。只要接触我国古代历史,不时会碰到“东宫”、“西宫”之类人、事,例如称太子、太后为“东宫”。因为皇家宫殿方位以东为尊上,而太子系诸皇子中唯一皇位继承人,而太后则是皇帝之母,故以居所“东宫”称其主人。
古人还有尊“左”之风。尊左是尚东习俗的延伸,皇帝面南而座,其东就是左。三国时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等,都是尊左的反映。《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古代车骑以左为尊位,空出左边的位置恭候别人,这叫“虚左以待”,就有尊重之意。

古代貌似以东为首 西为次 南为后 北为末 不过也有东西南北的顺序

现在一说京城的楼市,好多人都在说那句北京的老话儿“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其实到底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它含义的呢!这个说法其实是清朝时期形成的!而“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句老话儿所说的范围也不是整个四九城儿!它说的只是北京的外城部分,也就是现在的崇文宣武两区的二环里边的区域!清朝满族入关,到了北京之后把居住在内城的汉人全部迁往外城(南城),满族八旗分别驻扎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八座城门门内区域。所有的汉人都迁到南城。因为当时的北京税务衙门驻扎在崇文门,在京城买卖人和进京的商人都到此缴税,日久天长好多商人就在崇文门外买房置业,这也就是”东富“;在北京的汉族大、小官僚多住在宣武门外,一些会馆也多在此处。官员自不是一般人物。这也就是”西贵“;而”南贫“是说许多来北京打工找活儿干的贫民和一些外地来京的难民多在永定门内以及天桥一带聚集找活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