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莆仙戏著名生角陈星火先生的近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8:29:13
他是原莆仙戏一团的团长,现已退休,我想购买他的演出录象,若有机会,也很想拜访他,不知如何联系?

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陈先镐
--------------------------------------------------------------------------------
(2007-3-30 10:16:39) 96人次浏览
陈先镐,1945年出生,莆田市城厢区人。曾用名陈星火,艺名叮咛。生父姓林,养父姓陈。1959年考进福建省艺校莆田县分校,1964年毕业。专攻生角行当,是黄文狄嫡传关门弟子,极受黄文狄器重,毫无保留地传艺给他。传统生角的重头戏《百花亭》、《访友》、《千里送》、《春江》等等。他深得乃师艺术堂奥。1960年黄文狄著《莆仙戏传统科介》出版,省、地、县文艺界召开现场会议,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刘念兹等参加,艺校献演《西厢记》,他扮演的张珙,以基本功扎实,扮相俊秀,唱腔优雅,神态温存,性格鲜活而倾倒所有观众,并为专家所激赏。之后在莆仙巡回演出中,所到之处,声誉鹊起,观众为莆仙戏生角有如此难得的后起之秀,黄文狄有优秀的艺术传人而高兴。此后,他又成功地在《杜鹃山》、《沙家浜》、《白蛇传》、《雨亭记》、《秋风辞》等戏中担纲主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晋京剧目《状元与乞丐》中他演丁文龙,唱做俱佳,饮誉京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离开剧团到政府部门工作。九十年代,他回到演剧界。
他刻苦学习传统演技,但对传统的演唱方法持保留态度。凭着天生的嗓音条件,他决心要闯出自己的声乐天地。他受乐师方逸鸿的启蒙,又有名乐师萧祖植的具体指导,领悟到古老的莆仙戏是曲牌体音乐,字少腔多,应讲究摆字落音,反复推敲其板眼结构。在旋律上下苦功夫,从细微处入手,对于乐曲加以润饰,用滑音、加花和发音的轻重节奏的强弱使演唱悦耳动听;而更重要的则必须把握剧目的意境,抓住戏剧情境,贴近人物心理,表达准人物的精神状态,才能常唱常新,百听不厌。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郑瑞霖的帮助,涂永梅的指导,使他的演唱更上一层楼。
他的演唱多次在省会演中获奖,并被灌成唱片发行。福建前线广播电台还录制了《陈星火演唱专辑》对台湾播放。
他是原莆仙戏莆田县一团团长,福建省艺校莆仙戏分校校长,中国剧协会员,省、市剧协常务理事。(陈纪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