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一篇曹禺的《原野》剧本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08:37
求助一篇曹禺的《原野》剧本分析,内容有针对某一人物的具体分析。谢谢大家,急用。不是诚心回答的,或是答非所问的请不要发表意见。谢谢

现成的。
  ================================================
  感受《原野》
  来源: 作者:唐臣 发布时间:2007-11-15 19:45:01 编辑:龙彬彬 点击次数: 53

  初读曹禺先生早期的作品时,对《原野》有莫名的喜爱。那时还说不出什么,读剧本也大抵只是做故事看,对于《原野》,只觉得它里面有一种奇异的魅力。后来看多了有关的理论和评述,才知道这是曹禺早期作品中最有争议的一部戏。在很多人认为这部作品不成功的同时,我却切切实实地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悲剧的美和一种心灵的震撼。

  ??首先是古希腊悲剧的力度美。我在这里不得不再次引用前人的观点:悲剧英雄是强有力的,他们一行动,必有巨大的结果。《原野》中的仇虎和金子正是这样的人。仇虎的复仇必有血腥的结果,然而他一如疯狂的美狄亚,即使有焦母的软硬兼施和金子的苦苦求情,即使知道牺牲品是无辜的,他也一定要把自己的意志进行到底。金子追求真爱,追求自由,也可以说是不顾一切。为了掩护仇虎,她甚至可以去媚惑拖着鼻涕、令人作呕的白傻子;当真相暴露在大星面前时,她又是那样理直气壮,毫无畏惧;最后和仇虎在黑森林里面临着恐惧的折磨时,她也没有一丝的后悔。他们相爱的方式也是这样奇特和强烈,没有柔情细语,甚至也没有大难后重逢的抱头痛哭,有的只是打,骂,和烈火一样的爱,烧毁了自身也不后悔。

  ??其次是莎士比亚悲剧的内心张力美。在莎士比亚悲剧中,最大的张力往往来自人物内心的冲突。《哈姆莱特》如此,《麦克白》如此,就是不太有名的《科里奥兰纳斯》,也是内心冲突导向悲剧结局的典范(这一点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论述)。在《原野》中,仇虎的悲剧也正是由他的内心冲突造成的。一方面是杀父夺妻、逼死妹妹的深仇大恨,一方面又是罪魁祸首焦阎王已死,报仇就必然要伤害无辜的良心谴责。仇虎最终的死亡,正是因为自己内心的这种谴责。那座黑森林,不过是他的心狱而已。

  ??在这里,以复仇为界,复仇前后仇虎和金子的态度对比是有趣的。复仇前,仇虎的心灵完全被仇恨占据,虽然动手时有所犹豫,但基本上还是不顾一切的;金子却一再念及大星的无辜,不愿仇虎伤害给了她无限痛苦的人。但是,当复仇的任务一旦完成,形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