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之线的一些生活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6:17:29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陈忠亮,今年52岁。5月21日上午这一天,是陈忠亮在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后第一次看到户外的阳光,接触到他日夜思念的亲人。在陈忠亮被诊断为白血病患者的时候,他的天塌下来了,想着妻子和刚大学毕业还没就业的儿子,他的心情就仿佛跌落到了无底的深渊里。一时间,仿佛什么希望都失去了,连活着都成为一种屈指可数的时间概念。
白血病的成因没有最后的断论,成为攻克这项疾病的最大障碍。这种恶性疾病折磨着陈忠亮年近半百的身体。如何延续病人的生命,使患者获得新生,成为了刘林主任和所有血液科专家面临的问题。尽管白血病的治疗研究经过一个世纪的时间,从单一化学药物治疗到后来的骨髓移植,再到现在最新的外围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白血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陈忠亮以前,重庆医学界还尚未对超过50岁的白血病患者实施过干细胞移植手术。陈忠亮的年龄,成为一个摆在专家面前的重要难题,急需定夺和解决。
幸运开始伴随不幸患病的陈忠亮了。五个兄弟姊妹里有一个妹妹配型成功。尽管在专业角度讲,男性供者比女性供者更好,但有了亲属间的配型成功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刘林作为血液科专家已经成功的为两百多例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实施过各种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但陈忠亮是刘林从业以来遇到的最棘手的病例。由于陈忠亮被检查出携带肝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那么在实施移植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都又可能出现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在干细胞移植之前,陈忠亮曾进行了多次大化疗,化疗杀死了癌细胞,也摧毁了自身的全部抵抗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病情随时都有出现反复恶化的可能。几度矛盾的陈忠亮有了放弃手术的想法,但医生和亲人都劝解他要看到希望,既然医生没有放弃,患者就更要坚强。为了手术顺利的进行,刘林和他的团队又组织了其他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了不计其数的讨论和会诊。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任何环节都不能忽视。
4月18日,19日,为陈忠亮配型成功的妹妹陈忠淑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尽管她是B型血,哥哥是A型血,但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在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过程中严格的控制参数,让红细胞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所幸的是这些危险的因素都在医生的周密准备和预防下被成功克服了。当妹妹的干细胞注入到哥哥的身体里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