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准备美术公开课的主持资料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2:26:36
下个星期5是我们学校的美术公开课啊,老师让我当主持人啊,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啊,我紧张啊,这次比赛要拍下来去市里参赛的啊`~~~!!大家帮帮我啊,列个大纲给我啊`~!!对了,我只是主持人啊,我的任务是把其他同学都串起来,让他们上台来鉴赏图画。。99命啊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认知:让学生初步了解19世纪欧洲绘画的主要成就,包括主要艺术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能力: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情感:培养美术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教学内容分析:欣赏19世纪欧洲绘画主要艺术流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及后印象主义。

3、本课重难点分析:重点是让学生了解19世纪各个画派的艺术特征。难点是内容含概量很大,如何突出主次,让学生理解;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的区别等。

4、教学方法分析:第一次经验:(第一轮教学中采用以课本为本,学生看,教师讲的方法,但教学效果不好。

认识:完全按照课本的编排上课比较难处理。教学方法不适应当前学生及现代教学。)

设想:美术欣赏课是一门直观的视觉艺术欣赏课,应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看、听、想、讲、动中潜移默化地欣赏和熏陶。

二、 教学设计:思路:

1、采用比较的手段让学生讨论、参与,得出各个画派的艺术特征。

2、突出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制作课件:

为了教学的方便,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设备也允许,基本上我把每一节课都制作成一个课件,制作的过程就是我备课、设计的过程。

这一课,我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为简单介绍,印象主义与后期印象主义为重点,印象主义介绍莫奈的作品和雷诺阿、德加作品,后期印象主义介绍塞尚、高更和凡高,尤其是凡高。

三、 教学过程:

▲课前:一般采用作品欣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同时可以让学生安静下来。

▲引入:屏幕出现《日出·印象》和《埃克河边的磨坊》(荷兰)雷斯达尔作品题材相同,表现方式不同。学生讨论:

1、你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找两幅作品表现方法上的差异。请学生描述日出情景。

《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否真实?重视学生的讨论,不要强求学生的回答与你的答案一致,每个学生的回答都应加以肯定和赞扬,应注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