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23:26
我要写一篇关于“忧患意识”的文章,请提供点资料!!
简洁啊

http://www.wen8.org/gaozhongzuowen/gaozhongyouxiuzuowen/2007-2/21/30_55_4172.html
http://www.shuxueweb.com/zuowen123/zuowen/HTML/38811.html
很多忧患的素材,也有作文

孟子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2),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4),管夷吾举于士(5),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8)于是人也(9),必先苦其心志(10),劳其筋骨(11),饿其体肤(12),空乏其身(13),行拂乱其所为(14),所以(15)动心忍性(16),曾益其所不能(17)。
人恒(18)过(19),然后能改(20);困于心(21),衡于虑(22),而后作(23);征于色(24),发于声(25),而后喻(26)。入则无法家拂(bì)士(2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8),国恒亡(29)。
然后知生于忧患(30),而死于安乐也(31)。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