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的具体烧制过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9:58:48
就是古代从挑选陶土一直到最后能够称为成品(非实用,仅作为工艺品)的过程.不需要太详细,基本的就可以,最好可以告诉我古代与现在的烧纸有什么工序上的不同

另:青瓷和其他色瓷器会有颜色上的不同是因为陶土的关系吗?

陶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
1、淘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2、摞泥: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3、拉坯: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及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4、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5、修坯: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6、捺水: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7、画坯: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许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等等。
8、上釉:画好的瓷坯,表面粗糙,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9、烧窑: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
10、成瓷: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

挖土、捣土、拉坯成形、烧制、彩绘(釉下)、上釉
是因为陶土里的化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