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名字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27:58

“则天”是来源于她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等。

武则天即武周皇帝武曌,历史上唯一名副其实的女皇帝。

武周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等迎太子李显,杀张昌宗、张易之等,逼迫武曌让位于李显。二十三日,武曌命太子李显监国。二十四日,武曌下诏传位于太子李显。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即帝位。二十六日,武曌移居上阳宫。二十七日,李显率百官谒上阳官,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后世即因此称武曌为武则天。

二月初四,恢复国号为唐,沿用神龙年号不改(见《辞海》附录注引),李旦即为唐中宗。至此,15年的武周皇朝告终。同日,中宗复改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武曌病逝于上阳宫仙居殿,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归乾陵合葬。神龙二年(706年)五月十八日,葬于乾陵,谥(shì)号“则天大圣皇后”,盖无庙号;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天后”,后又改称“大圣天后”;延和元年(712年),改称“则天后”;玄宗(李隆基)天宝八年(749年),追尊为“则天顺圣皇后”。

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

有人常常把“武则天”当成现代人名来看待,以为她姓“武”名“则天”。其实,尽管“武则天”这一称谓有着现代人名字的实际作用,但它既非武则天所起,更非武则天生前所用,而是后人将她的“姓”和“号”组成一起构成的特殊名字。
武则天生前加号甚多。除去武才人、武昭仪、皇后、天后、太后、皇太后这一类表示身份的名称之外,在登上帝位之后,又给自己加了一连串富于神秘色彩的吉祥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大圣皇帝等等。武则天死后,中宗去掉她的帝号。至此,始有“则天”二字出现。其所以称“则天”,即因武则天当年是在则天门上宣布改唐为周的,更因“则天”二字有“效法于天帝法则”的含义。到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编撰《则天实录》一书时,特用“则天”二字,来称呼这位既是皇后,又当过皇帝的非凡女性。这是武则天这个特殊名字最早的出现,但这种称谓并未从此流传开来。在长达千余年的封建时代里,所有史书都仍将武则天称做太后或天后。武则天这一名称,则是在近代对她的评价逐渐升高以后才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