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宗教断层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3:06:42
罗马人在确立基督教为国教之后,原来源于希腊诸神的罗马诸神到哪里去了?这个信仰转变的过程如何?

上帝在那个时候用一面鲜红的旗帜(耶稣)瓦解了魔鬼的阴谋,到如今这旗帜仍屹立在信仰之颠

转变成一神教了~~类似焚书坑儒~~!!不过没有那面惨了~~!!呵呵~~

大约在公元五世纪中叶,基督教传到不列颠,六世纪末大不列颠基督教化,七世纪六十年代,罗马基督教会在不列颠的地位已牢固地确立了起来。在西欧大陆,六世纪初,勃艮第国王改信基督教。到公元六世纪中叶,高 卢全境的居民在名义上都成了基督教徒。公元 587 年,罗马教会宗主教格列高利设法使西哥 特王接受了罗马教会的神学思想 ( 当时主要是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 ,“成为罗马基督教的实 际拥护者” ?? B19 ?。在意大利,格列高利经过努力,伦巴德人大多数皈依了罗马基督教,并重新控制了拉文那、伊利里亚、亚尔勒等地的教会事务。八世纪以后,边远的山区也设立了教区。罗马教会与各地的世俗政权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扩大了他们在各地的影响和力量。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的一系列措施对于罗马教会的独立与发展,对“冲破迄今为止教廷生存于其中 的狭小范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B20 ?。从此,罗马教会成为西欧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 的一支力量。 ?随着蛮族王国纷纷皈依基督教,西欧国家的基督教化,不仅减少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敌对情绪,而且促进了民族间的彼此融合,这主要表现为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的相互渗透、民族之间的通婚以及语言的融合等方面。如当时拉丁语是传教士的官方语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法兰克人开始使用高卢式的拉丁语,以后演变为法语;在意大利,拉丁语在伦巴德人和哥特人的影响下,形成了各种意大利方言;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拉丁语正在融合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透过这种“融合”,不难看出,这一地区的文化,在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会在传教讲道的活动中,还把《圣经》译为各国文字,采用方言说教,从而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来往和文化交流。英国国王阿尔弗烈德写道:“当我想到英国拉丁文知识已如何退化,但许多人还能读英文时,我在国事纷忙中,开始译拉丁文名为《牧师书》的著作为英文,有时直译,有时意译;这是我从我的大主教……主教……弥撒牧师……学得的。当我领会了它又能透彻理解并能 最明确地加以说明,我就把它译成英文。” ?? B21 ? ?正是基督教在“蛮族”王国中的传播,基督教传教士们的教化,使众多落后的日耳